2017-07-18 10:43
2017年佛山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舉行
妙手生花處 無聲勝有聲
上周五,2017年佛山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拉開帷幕。65名肢體、言語、聽力、視力、智力方面的殘疾選手在陶藝師、面點師等12個項目展開角逐。
記者現場發現,無論是在計算機(微機)調試安裝還是傳統石灣陶瓷等領域,殘疾人都在這些行業擦出新火花。不過,擁有一技之長的殘疾人如何實現與企業崗位的對接,仍成為殘疾人就業路上的“攔路虎”。
文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利、劉鵬飛
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波、龍成通
競賽現場
65名選手參賽 12人獲一等獎
上周五,由佛山市殘疾人聯合會等聯合舉辦的2017年佛山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開幕。全市殘疾人選手在市殘聯職業康復中心、市啟聰學校、新石灣美術陶瓷有限公司三個競賽場同時競逐。市殘聯表示,這是佛山推動殘疾人職業能力評估、職業培訓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者結合的重要舉措。
經各區殘聯精心組織和嚴格挑選,全市共有65名選手參加,他們都是肢體、言語、聽力、盲人、智力方面有障礙的殘疾人。比賽項目包括計算機(微機)微機調試安裝、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等計算機行業,也有陶藝師、剪紙、茶藝師等嶺南傳統文化項目。
在中式烹飪比賽現場,選手們有條不紊地剖魚、切花、烹飪、裝盤……直至一道以魚為主題的作品擺上餐桌。最終,陳家健、黃錦明、馮玉珍等12位選手分別獲得了計算機(微機)調試安裝、計算機網絡管理員、攝影師(室內)等項目的一等獎。據了解,18位在競賽中獲得一、二等獎的選手,將代表佛山參加明年的廣東省第六屆職業技能競賽。
選手特寫
十年堅守成就“市級陶瓷藝術大師”
湛江人全偉雄今年41歲,也是此次技能大賽的參賽者。全偉雄原本以為自己的人生軌跡會在渾渾噩噩中度過,而如今十年的堅持讓他獲得了佛山市陶瓷藝術大師的稱號,也成為了全省唯一一個獲得市級陶瓷藝術大師稱號的聾啞人。兒時的一場高燒讓他失聰,不過他卻用眼睛感受著周遭的一切。全偉雄告訴記者,他很喜歡攝影,喜歡拍漂亮的東西。而就是這細細的觀察,讓他的作品顯得真實而又活潑。
說起自己與陶藝的際遇,全偉雄坦言,小時候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會從事陶藝這個行業,而一次偶然的報名,卻讓陶藝成為全偉雄一生的伴侶。2004年,他收到湛江市殘聯通知——去廣州陶藝培訓班學習一年。2005年,全偉雄畢業于廣東省陶藝培訓基地。2009年,全偉雄進入佛山市新石灣美術陶藝廠工作。由于存在聽力障礙,全偉雄只能跟自己的師父霍然均用紙筆交流。就這樣全偉雄憑借著努力和大家的提點,他的作品深受好評,2011年前去南京參加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獲得拼搏獎;2014年還去浙江參加全國大賽獲得第五名;2013年被評為佛山市陶瓷藝術大師。
全偉雄如今收入還不錯,不過他表示,“對于聾啞人來說,失業之后可能很難找到下一份工作,所以殘障人士應有一技之長。”
就業保障
各區將設立殘疾人就業基地
今年5月,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佛山市殘疾人事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(以下簡稱“規劃”)。根據規劃目標,十三五期間,佛山將繼續滿足就業年齡段、有勞動能力、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得到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。在保障殘疾人就業措施方面,將做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年審工作。大力培育殘疾人集中就業的生產企業和服務企業,到2018年,市級至少建立兩個規模化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,每個區就地就近設立殘疾人就業基地,政府對基地的設施設備、無障礙改造等給予支持。
記者了解到,近日,由省殘聯統一審核批準的第一批“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(一級)”名單出爐,佛山群創光電有限公司成功入圍,獲得“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(一級)”稱號。
在建立與完善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資金保障和籌措機制上,各級財政逐年增加對殘疾人事業的投入,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捐助和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,進一步完善就業保障金使用辦法,合理使用彩票公益金殘疾人福利專項資金。
專家聲音
關愛殘疾人需全社會共同參與
江門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吳秉樓表示,殘疾人應該受到社會關愛支持,大賽教會殘疾人技能,教會他們在社會上能自食其力,為社會為家庭解決后顧之憂。“贊助他們只是一時,幫他們掌握技術可以自己養活自己,才是長遠也是關鍵的。”
吳秉樓稱,殘疾人的付出比正常人要多很多。從作品中可以看出殘疾人學習認真的態度,包括很多點心品類比正常人做的還好。“在促進殘疾人的就業方面,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。既要加強殘疾人對企業就業優惠政策的宣傳,也需要提供殘疾人就業的企業,倡導一種公平關愛的氛圍,以平衡各方關系。”
http://gzdaily.dayoo.com/html/2017-07/17/content_34_1.htm